大腸桿菌超標對人體的危害
新聞又爆出大腸桿菌超標的問題 到底大腸桿菌超標對於人體而言有什麼危害呢? >>x 新聞連結 x 首先要了解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是人和動物腸道中最著名的一種細菌 大腸桿菌導致疾病的發生, 並非是指所有的大腸桿菌,而是指某特定幾...


新聞又爆出大腸桿菌超標的問題
到底大腸桿菌超標對於人體而言有什麼危害呢?
>>x新聞連結x

首先要了解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是人和動物腸道中最著名的一種細菌
大腸桿菌導致疾病的發生,
並非是指所有的大腸桿菌,而是指某特定幾種大腸桿菌造成身體的危害
大腸桿菌主要寄生於大腸內,約占腸道菌中的0.1%。

腸道中,不只含有大腸桿菌,也含有其他的好菌壞菌

約94%的大腸桿菌無致病性,少部分才會引發腸道感染或是食物中毒的現象
致病性大腸桿菌,就是歸類於這個分類
根據形態的不同,可以分為六種亞群。

一旦好壞菌的平衡被打破,人體就可能面臨這些危害
1.致病性大腸桿菌(enteropathogenic E.coli)
發生於年齡小於兩歲的小孩,會導致嬰兒嚴重腹瀉。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細菌的附著力,使腸黏膜表皮細胞受破壞,但不具有侵犯性和不產生毒素。
2.產毒性大腸桿菌(enterotoxigenic E.coli)
產生兩種腸毒素(enterotoxins),對熱不穩定(heat-labile;LT-I和LT-II)或/和對熱穩定(heatstable;STa和STb)之腸毒素。此種大腸桿菌常引起腹瀉,主要的傳染途徑為食物污染。
3.侵入性大腸桿菌(enteroinvasive E. coli)
侵入結腸上皮細胞,導致血便,會引起痢疾(dysentery-like)的症狀,糞便中含有血液、黏液,黏液中含有很多白血球,此情況與出血性大腸桿菌有不同(後者糞便為血便,但無白血球)。

大腸桿菌示意圖
4.附著性大腸桿菌(enteroadherent E.coli)
細菌會附著在腸細胞之質膜上(plasma membrane)上,損壞並導致鄰近微絨毛細胞喪失吸附之特性而引起腹瀉。
5.全面附著性大腸桿菌(diffusely adherent E.coli)
其臨床表現和病理機轉仍未清楚,但相關試驗在體外Hep-2細胞培養發現,會產生廣泛性的吸附特質。
6.出血性大腸桿菌(enterohemorrhagic E. coli)
主要是0157:H7型大腸桿菌引起,為人畜共通病原菌。
當我們攝取過多的大腸桿菌的時候,
最常使用的是抗生素,但隨著抗生素使用增加,
多重抗藥性的腸內菌成為感染的重要菌株

近年也常有許多文章報導腸內菌屬造成群體感染,腸內菌的感染來源可以說是相當的廣泛,
但也因為它是環境菌叢,可以在各種的水、植物、醫療器材或家人的手沾染到,
才導致其可透過不同的途徑的方向進行,促使感染的發生。
資料來源:
https://goo.gl/images/OdWBA0
https://goo.gl/images/J4lvGw
https://goo.gl/images/ZCwODU
file:///Users/linshihao/Desktop/119084_medium.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