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可從喝水控制
痛風是由於體內嘌呤代謝混亂 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一種疾病 最常出現狀況就是骨頭痠痛 會突然冒出一塊紅色的斑塊 通常會先在四肢末端出現 尤其在腳關節,還是手指關節的地方 這些地方因為代謝循環較慢,所以更容易有尿酸的堆積 但如果有痛風困擾的朋友,是不是會發...

痛風是由於體內嘌呤代謝混亂
導致血尿酸增加而引起組織損傷的一種疾病
最常出現狀況就是骨頭痠痛
會突然冒出一塊紅色的斑塊
通常會先在四肢末端出現
尤其在腳關節,還是手指關節的地方
這些地方因為代謝循環較慢,所以更容易有尿酸的堆積
但如果有痛風困擾的朋友,是不是會發現今天水喝得特別少

痛風的鑑別診斷
痛風這個症狀在中國南北朝就已經有記載,在《名醫別錄》中就有提到「獨活,微溫,無毒。主治諸賊風,百節痛風無久新者」
就是說這個症況就像風一樣來得非常快
確實也是如此
痛風初期的症狀都是偶發性的
突然莫名覺得某個關節處摸到會熱熱的
並且有一點腫脹感
如果對自己身體不夠認識的朋友
還可能以為自己是不小心撞到
但仔細回想好像也沒有特別的衝撞
如果長期發生這種病狀
也可能被誤以為是免疫性疾病的類風濕關節炎
但如果身體沒有對稱的發生紅腫發炎
可以先初步的排除
但確切的病因還是需要到醫院做詳細的抽血檢查


生活習慣引起的富貴病
痛風在古帶又稱「王者之疾」、「帝王病」
通常都是一些達官貴族會發生
在歷史記載上,忽必烈就是一位豪情爽快的大將
生性好酒,晚年因為飲酒過量而飽受痛風之苦
但有趣的是
這些權貴家族反而把痛風當成一種權利的象徵
只有在社會上流的人
才有機會患得這種疾病
近年來,環境生活水準提高
大家日常的飲食就有許多肉類、海鮮等高嘌呤食物的攝取
當然除了飲食的因素,在一些研究報導也有提到
像是酒精攝取量(尤其是啤酒),日常運動量甚至氣溫的改變
都可以能是造成痛風的成因


今天喝水了嗎?
痛風簡單的說就是骨縫卡著酸性物質
所以如果可以增加體內酸性物質的代謝
那就可以減緩尿酸發生的機會
是不是有時候會太忙,還是沒有流汗就忽略了喝水
水,是我們人體代謝非常重要的因子
有時候在食用一些像是豆腐、紅肉、動物內臟、鱔魚、貝類等海鮮之後
不一定會有喝水的習慣
但這些都是容易引起痛風,食用需特別小心份量的食材
如果身體代謝的速度跟不上尿酸堆積的速度
那在骨關節的紅腫熱痛就可能要找上門

<嚴重痛風患者>
飲食注意免煩惱
痛風已經儼然是一種文明病
在處理這個慢性疾病不用太緊張
只要把握多喝水、多食用蔬菜水果的原則
限制嘌呤的攝取
以及一些辛辣、豆製類、啤酒少入口
吃火鍋不要喝大量的高湯
因為肉食烹煮之後的嘌呤都已經融在湯中
就可以輕鬆與痛風和平相處
Picture by
[1] https://goo.gl/QBy7Gv
[2] https://goo.gl/kUpgo6
[3] https://goo.gl/HnQb0A
[4] https://goo.gl/Eut2M0
[5] https://goo.gl/IEHuk5